近日,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。本次年會以“生態文明 綠色發展——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”為主題。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。會議期間,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吳東彪院長以中環潔黃山模式為例,就安徽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做了分享。
黃潤秋在致辭中強調,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聚焦美麗中國建設,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、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、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上下功夫,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。要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樣板和示范作用,引導各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動員全社會共同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,激勵更多的地區和各界力量投入到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來。
中環潔黃山項目推進了黃山市全域農村生活垃圾收集、轉運、無害化處理體系改革;建立了全域農村清掃保潔體系;健全了全域垃圾收集體系;實施了封閉安全的運輸體系;實現全域農村生活垃圾100%無害化處理。在安徽省統計局近期組織開展的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調查中,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滿意率居10項調查之首,黃山做出了突出貢獻。吳東彪院長的分享,讓中環潔“黃山模式”再次作為典型案例受到行業及媒體的關注。
中環潔自主創新高效的智慧化環衛管理體系,將項目運營與IT技術相結合,用系統規范流程,用流程提煉數據,用數據提升管理,用管理創造價值,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,保證了作業質量。探索形成了“智慧化引領、系統化運營、品質化服務、社會化共建”的環境治理“黃山模式”,有效解決了新安江污染問題。
如今的黃山,持續鞏固了美麗鄉村建設成果,優化提升了全域旅游環境,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全面提速,全市已建成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399個,鄉村旅游占全市旅游的2/3,七成以上的村莊吃上“旅游飯”,10多萬農民從事旅游相關產業,年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的集體經濟強村達118個。堅定推進綠色發展、轉型發展,加快推動、促進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和優勢轉換,推進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。中環潔“黃山模式”帶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高質量發展,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做了最好的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