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”。而繡織美麗“城市畫卷”離不開每一位奮戰一線的城市守護者——“城市美容師”、“掌燈人”、“河道醫生”、“綠化專家”……他們用一手精細的繡花功夫竭誠為城市繡出品質,為人民繡出幸福。深諳城市服務之道的中環潔人,積極探索“城市+”新模式,在城市公共服務的道路上,見證并推動著城市服務與城市共生發展下的精彩蝶變。
做好“一根針”,穿起城市管理“千條線”
隨著環衛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,中環潔發揮在科技、人才、管理等多方面優勢,參與城市服務的環節越來越多,項目管理也越來越精細化,全國各地形成多個具有中環潔特色的示范項目。環衛人在城市管理中也越來越起到重要的鏈接作用,以實際行動穿線織網,搫畫“城市+”新藍圖。
城市+“一體化”
“淄博模式”開啟管家式服務
新思維、新措施、新理念管好城市,高水平、高標準服務人民。秉持這樣的理念,中環潔與城市發展同行。在淄博高新區實施政企聯動的方式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之路上,中環潔通過環衛作業、園林綠化、市政服務、縣鄉道路養護、河道管養、垃圾分類等多位一體的城鄉管家式服務,在技術、運營、管理方面加大創新力度,助力淄博打造人居環境樣板城市。這是對城鄉治理體系的創新探索,通過市場化路徑優化了城鄉區域公共服務功能和治理能力。“淄博模式”受到《學習時報》關注,并給予特別專題報道。
今天的淄博高新區大街小巷整潔靚麗,河道清澈通暢,綠化生機盎然,垃圾處理井然有序,“路見本色、物見本色、綠見本色”,市民滿意度不斷提高。
城市+“應急”
“消防+環衛”聯勤聯動新模式
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,“初心和使命”是什么?答案蘊含在城市管理人真摯的感言中,踐行于關系到老百姓安全與幸福的大小事上。
2020年12月15日上午,鄭州市惠濟區江山冷庫突發大火。現場濃煙滾滾,火勢不斷蔓延,情況十分危急。鄭州中環潔得知消息后,立即啟動緊急預案,迅速調動項目所有灑水車輛為消防車進行輸水補給。投入保障人員60余人,車輛50余臺次,供水500余噸。“灑水車秒變消防車”,為最前線的消防作業車輛提供不間斷的用水保障。
火勢撲滅后,中環潔環衛人冒著嚴寒,又投入到道路積水破冰的“戰斗”中,并及時拋灑融雪劑,動用作業機械設備和人員除冰、清理殘留物,還城市一個寧靜與美好的環境。
緊急馳援,對于中環潔其實并不是非常之舉,中環潔人早已將自己與城市融為一體,守護城市美好就是我們的責任。
2020年12月28日,汾陽市消防救援大隊、汾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、汾陽市環衛中心、呂梁中環潔聯動,就市委市政府下發的《關于做好防寒防凍和護林防火工作的通知》,進一步落實防火應急處置機制。
“消防+城管+環衛”聯動響應合作機制,可以在發生火災和應急救援工作中發揮環衛的特點和優勢,與消防形成合力,充分利用灑水車點多面廣、便捷機動的特點,將車輛作為消防水源的載體,當火災發生時指派距離現場最近的環衛車輛在第一時間趕赴火場,撲救初期火災,支援消防搶險,同時可以利用水龍帶連接消防車,為消防車進行實時補水,防止因水源問題導致火情進一步擴大,共同增強抵御火災能力。
城市+“除雪抗洪”
日夜奮戰保障市民安全出行
冬季備戰大雪、做好除雪鏟冰準備,中環潔啟動應急預案,24小時值班,以雪為令,整裝待發,緊盯天氣變化,隨時出動戰風雪。2020年的大雪毫不遜色,中環潔除雪應急隊及各種機械設備齊上陣,采用人機結合、24小時輪班(人休機器不停歇)的作業方式,確保市民出行安全。
夏季迎戰臺風暴雨,中環潔迅速成立應急小組從接到降雨預警開始整裝待發,以雨為令,連續作業,清理街道路面上的積水和淤泥,迅速恢復市容環境。
六安中環潔被授予“2020年抗洪救災先進單位”榮譽稱號。
城市+“森林防火”
擰緊生態資源“安全閥”
森林火災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,它會給森林帶來最具毀滅性的后果。森林防火事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,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2020年9月,中環潔中標煙臺市芝罘區環衛園林市場化服務相關項目,項目包含山林防火業務,在山林看護、防火宣傳、收繳火種、監控預報山林病蟲害等方面,中環潔高質量推進工作,保障國家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。
為有效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,中環潔嚴格落實各項山林防火措施,加快推進護林防火隊伍建設,充實基層森林防火人員力量;大力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森林火災監測處置能力;健全完善護林防火制度,形成森林防火的長效管控機制。嚴防死守,擰緊生態資源“安全閥”,確保轄區安全形勢持續穩定。
城市+“垃圾分類”
打通“全鏈條”實現“全覆蓋”
2020年12月,住建部等12部委聯合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》的通知,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進入新階段。
中環潔長期堅持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探索,培養組建專業團隊,積極投入智慧化研發。探索形成“城鄉全域、垃圾分類全鏈、智慧化全周期的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”,依托強大的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,搭建垃圾溯源、去向、監督、激勵、統計和分析的數字化管理體系,科學管理垃圾分類,培養居民分類習慣,助力城鄉真正實現垃圾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目標。
為增強居民綠色環保的理念,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,倡導綠色、低碳、文明的生活方式。2020年,中環潔10個項目地200余名督導員,協同社區居委會、村委會、物業公司走進434個社區和村落,近百所學校、幼兒園,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科普宣傳活動,積極宣貫垃圾分類國家政策與相關知識。
城市+“文明勸導”
助力創建文明城市
為倡導文明風尚,勸導市民文明出行,助力創建文明城市。中環潔多個項目成立文明勸導服務隊,緊密結合“創建文明城市”的工作實際,并以“講文明、促創城”為主題,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勸導活動。
為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違章占道、亂停亂放和違法載人等問題,中環潔項目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優勢,對發現的不文明停車等行為及時勸導、糾正,并加強重要地點的常態化勸導,倡導市民爭做文明人、爭辦文明事,切實服務城市管理。
城市+“暖心”
服務源于初心和熱愛
小區斷水怎么辦?灑水車還可以巧變“運水車”,一日,鄭州市惠濟區清華園小區自來水管忽然斷裂,導致兩個小區的居民沒水可用,居民急得火急火燎。得知該情況后,鄭州中環潔立即下達指令,幫助居民解決困難。于是灑水車搖身一變,變成了運水車,緩解小區居民燃眉之急。居民們的擔憂、焦慮也隨著水源到位漸漸褪去,臉上露出笑容。
未來,中環潔將發揮科技創新優勢,科學管理+智慧管理并行,不斷拓展“城市+”的更多領域和無限可能,為構建智慧城市發揮中環潔能量。
做好一根針,穿好千條線,服務無止境。多年來,中環潔實踐在前、探索在前、創新在前,公司近三萬名員工將繼續擔起城市服務的責任,堅守在大街小巷每個角落,創造守護著城市美好,溫暖著百姓,也閃耀著城市榮光。